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
今年7月,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推出“午间窗口”服务,在13时至15时的午休时间,有需求的市民也能在窗口办理有关业务。今年9月,我市城区又出现了两个以“24小时自主交管服务大厅”为载体的无人车管所,市民通过实名验证(刷身份证)进入无人车管所后,即可办理多项交管业务。在无人车管所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的市民,只花了5分钟就完成了操作。对有驾驶证和机动车相关业务办理需求的市民来说,这些便民举措为自己添了方便、省了不少事。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驾驶人不断增多,办理驾驶证换证、补证和机动车相关业务日渐成为更多群众的日常需求。当公共服务窗口与普通上班族的工作时间基本重合时,群众办事就不那么方便了。为了办理相关业务跑一趟,需要专门请个假;如果没有做“功课”提前准备,可能请一次假、跑一趟还不够。
“午间窗口”这类人性化的服务,虽然辛苦了工作人员值班加班,却能让群众把自己办事的时间与上班时间错开,提高效率、降低时间成本。无人车管所则更加给力,就拿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来说,把以往的体检跑医院、拍照跑照相馆都省了,功能齐全的无人车管所包揽了照相、体检、受理、制证,一站式办结、当场领取证照。从“午间窗口”到无人车管所,从两次创新带来的变化也能感受到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企取得的效果。
便民利企的举措能获得赞誉,源于真正根据群众的期盼和需求来进行改革创新。这一点,与企业面对用户需求不断改进服务非常类似。换句话说,政府有关部门的各项便民服务,就好比企业面对用户的售后服务。让用户满意,就要俯下身子服务,而不是板起面孔管理。
在我市,类似的举措有很多。比如,我市金融系统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了信息接口对接,实行“不动产+银行”一站式抵押登记,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比如受疫情影响,举办现场招聘会有一定局限性,人社部门搭建线上平台满足企业及求职者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依然举办常态化的线下招聘活动,为部分不善于通过网络、手机了解招聘信息的困难人群提供服务。比如无人车管所准备了黑色西装,衣着不合格驾驶人可以借用,免掉了回家换衣服多跑一趟的烦恼——一个小细节,往往就是群众伸出大拇指点赞的理由。
怎样把服务改革创新改到群众的心坎上?就是把群众当“用户”。无论是办事时间安排,还是业务流程再造,都站在群众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考虑怎样能够减少群众的不便,让群众少跑路、不跑冤枉路,考虑怎样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办事。一方面注重群众需求,另一方面注重现代科技的充分运用,在方便群众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效能。这样实在的便民举措,换来的不仅是服务对象的褒扬——它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评论员 周围)
本文来自【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