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106通道 三网合一

群发短信电话
短信群发小知识
当前所在位置: 短信群发 > 短信营销资讯
 

警惕!新型网络诈骗手段


作者:短信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0日下午9:44

一、购物类欺诈
特点:通过以各种虚假优惠信息、客服退款、虚假网店实施欺诈。
1.假客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实施诈骗。
2.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引诱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3.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在事主下单后,便称系统故障需重新激活。后通过0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4.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事主与其联系,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5.解除分期付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施资金转账。



二、利诱类欺诈
特点:以各种诱惑性的中奖信息、奖励、高额薪资吸引用户进行诈骗。
1.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投递发送,后以需交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2.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热播栏目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诈骗。
3.兑换积分诈骗: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诱骗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4.二维码诈骗: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5.重金求子诈骗:犯罪分子谎称愿意出重金求子。引诱受害人上当,之后以缴纳诚意金、检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

  •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