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106通道 三网合一

群发短信电话
短信群发小知识
当前所在位置: 短信群发 > 短信营销资讯
 

小米今天发的“隔空充电”技术,全网刷爆了


作者:短信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2日下午9:44

继早前小米秀过 “ 第三代屏下摄像头 ” ,“ 80W 无线充电技术 ” 和 “ UWB 超宽频技术 ” 后。

小米又按奈不住和大家分享自己最新的研发成果。

隔空充电

不过小米话音未落,就被隔壁最近大放异彩的 “ 摩托罗拉 ” 抢占了风头。

作为 “ 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 ” 的陈劲,人家一大早 8 点就把技术和演示视频发了出来。

而小米 10 点左右才公布,这侧面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家起的早呀!人家有准备呀!870 速度快呀!

别说了!还记得那些年,常程说的 “ 早 ” 吗?

开玩笑开玩笑,说回正题。

摩托罗拉的 “ 隔空充电 ” 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摩托罗拉的技术演示视频介绍:

他们准备了两台 motorola edge 系列手机,同时还放置了一个专用的 “ 充电发射器 ” 。

分别放在两台手机不相交位置的 80cm1m 处。

这时,手机可以看到正在充电

但当技术人员拿手去阻挡充电发射器时,两台机型都停止了充电。把手拿开后,手机又恢复了充电。

这是摩托罗拉的方案。

并且摩托罗拉表示:

总结一句话就是:

暂且不必在意充电功率,只需知道比现在大多数以 Qi 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方便的多就行。而且我还支持多设备,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线充电。

这时我们再来看看 “ 起床晚发布 ” 的小米吧!

小米同样也是需要 “ 专用发射器 ” 的,不过相较于摩托罗拉,小米这个用 “ 充电桩 ” 来形容,显然更合适一点!

从视频看,这个基本跟小米自家小型饮水机差不多大小了!

集成显示屏,带有 “ 充电功率 ” 跟 “ 设备连接数量 ” ,看着会先进许多。

而之所以要采用这么大的充电桩设计,是因为它内置了 5 个「相位干涉天线」和 144 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

用于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的空间定位,并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

手机这边,则内建有小型化的「信标天线」「接收天线阵列」

以低功耗的方式搜索空间场内的广播位置信息,将充电桩发射的毫米波信号,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电能。

致使充电桩和手机精准完成 “ 定位 ” —— “ 接收转化 ” —— “ 充电 ” 这个过程。

再有,相较于摩托罗拉 “ 阻隔就断电 ” ,1m 的定向充电最大距离。

小米这个,则可实现数米半径内,多设备 5W 的远距离充电,甚至异物遮挡也不降低充电效率。

显然,在完成度和实用性方面,小米更胜一筹!

虽然摩托罗拉后续表示:

但也阻挡不了这次 “ 截胡 ” ,是失败的。

不过在 “ 技术引领 ” 和 “ 实践 ” 上,有突破,当然是好事。

并不是说谁先做,谁做的更好,谁就是最牛啤的。

而是最终谁能在技术出现限制的同时,能努力带给我们消费者,这!才是真的牛啤。

当然,这仅仅只是果子自己的观点。

话又说回来,“ 隔空充电 ” 是最新技术的产物吗?

并不是,其实这个类似技术很多年前就有过,但是一直没有商用。

比如,和小米在充电技术上同样激进的 OPPO 在去年 4 月份就表示过: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

这个可以说真的很真实了!

至于能否真的商用,只是时间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无线充电方式,有哪几种呢?

磁耦合磁共振微波三种!

比如我们现在主流常用的就是:

磁耦合

充电距离很短,基本在厘米级。

而 “ 磁共振 ” 方式。因为底座体积一般都非常大,所以也常收纳于桌子下。

比如外面公共场所的桌子、服务台等安装的基本都是磁共振无线充电底座。

充电距离很很远,理论可以达到级。

而最后一种,微波

则是上述小米和摩托 “ 隔空充电 ” 用的方式。

跟名字一样,通过微波传输,理论传输也是可以达到级。

当然,以现在的输出功率来看,放电设备需要很强的功率,而在传输和转化的过程中,又消耗了大部分能量,所以按照目前的情况给移动手机使用。

很明显,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而且,他们也没想到最后也需要密码协议,是吧?

所以目前小米的方向是将该技术主要运用于智能家居,比如小功率的电动牙刷,耳机,智能手表,台灯等。

让它们摆脱 “ 线缆 ” 的束缚。

而我们也不要太气馁未来移动设备使用也并非不可能,只是现在存在的不稳定性因素过多,无法达到商用要求。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总能用到炫酷的 “ 隔空充电 ” !

拭目以待吧!

  •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