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今天是七夕,我给你买了个两万块钱的包包,快递收到了吗?”
“收到了,太爱你了,我也没准备什么礼物,给你发个红包吧!”
滴,已转账1314元。
滴,对方已领取
滴,对方已将你“拉黑”。
这不是七夕节的情侣聊天记录,是根据真实情况改编的案例——“杀猪盘”。换句话说,你被电信网络诈骗了。
这届电信网络诈骗路子有多“野”?
这7个新特点新趋势,你不可不知:
1、交易型诈骗最为高发,纯获利类诈骗日渐淡出。
2、90 后被骗概率高,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
3、“随机诈骗”与“精准诈骗”相互交织,全面榨取被害人价值。
4、交友骗入“杀猪盘”,多种赌博黑产相互勾连。
5、群聊群控做迷局,新型技术成诈骗工具。
6、跨平台诈骗日益增加,多平台成引流入口。
7、转发分享需谨慎,裂变式传播害己害人!
必收藏!9类常用骗局+破解秘笈
“防骗指南”,请君收藏!
1
跨境冒充公检法诈骗
名词解释
假冒公安、检察官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理由,要求受害人自证清白,协助核查资金账户或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骗子甚至还会制作带有受害人照片和身份证号码的虚假通缉令。
警方提醒
一、此类案件中,大多数骗子来电都是通过改号软件从境外拨打,来电显示上会有“+”或“00”等前缀;
二、假冒检察官、法官人员常操不同地区口音,当对方发音不符合其自称所在地市时,就要存疑;
三、公检法不允许通过电话、社交账号通知嫌疑人或要求核查资金、将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
2
交友投资类诈骗
名词解释
在相亲网站或者普通社交软件结识,一旦两人发展成为恋人关系,便以知晓某赌博网站漏洞,可以稳赚不赔,诱惑被害人参与网络赌博、购买彩票、网上投资等,骗取钱款。近期多发的“杀猪盘”就属于此类诈骗。
警方提醒
一、在互联网上交友遇到异常热情,短时间内主动要求确立情侣关系的人,更要谨慎;
二、深度交友务必当面核实对方身份,而不是通过网上发来的几张照片,几段视频就予以确认;
三、当素未谋面的网友忽然提及财物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
3
兼职刷单类诈骗
名词解释
在各种群组或者短信息中发布兼职信息,声称“回报率高”“工资日结”“不占时间”,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受害人上钩。第一次往往会兑现佣金,待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大时,就会以系统卡单、系统错误、激活账户为由,要求事主继续刷单或缴纳保证金。
警方提醒
一、不要有“贪小便宜”和“轻松赚钱”的心态。
二、找兼职应当前往正规的公司或中介,签订合法劳务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网络刷单本就属于违法行为、严重失信行为,应珍惜个人信用,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聊天记录、电话号码等留存提供给警方,以便警方破案。
4
代办信用卡诈骗
名词解释
骗子通过社交软件或其他广告群发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引诱一些急需资金周转的个人用户,骗取用户信息,并通过收取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或发布信用卡套现广告,骗取信用卡密码后,透支卡内资金。
警方提醒
一、不需要签订合同的贷款都是假的;
二、不要轻信所谓的“信用卡代办机构或人员”;
三、不要告诉他人动态验证码、银行卡卡号、有效期、卡背面上签名栏末三位校验码等关键银行卡信息。
5
荐股投资类诈骗
名词解释
犯罪分子通过购买股民信息,抓住部分股民投资失败、股票亏损、急于解套的心理,以提供专业老师一对一指导、内幕消息为由,利用事先购买的盘后股信息(盘后股指在每日股票收盘后某些私募机构发布的股票代码,特点是第二天会高开,但由于股票市场T+1的交易模式,无法当天购买当天卖出,故并无实际投资意义),获取被害股民的信任,骗取股民交纳高额会员费。或以介绍投资原油、贵金属、期货、外汇等,私建虚假交易平台,操控涨跌数据,收割投资者资金。
警方提醒
一、陌生来电者对本人的炒股情况、资金状况等信息有所了解时要提高警惕,你的个人信息极有可能已经被犯罪分子非法购买;
二、发现自己被拉入各类炒股群后,所有人说的话背后都可能存在陷阱;
三、切勿被头像、空间等信息所欺骗,真实使用者的情况可能和你通过网络所见的内容大相径庭,尤其是认识之初就极为热情的人;
四、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对于他人给出的转账账户多加核实,如果出现收款人与对方所称的人员、公司不一致时,要立刻核实;
五、选择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获取相关投资咨询服务,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名单可在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
6
“助考”类诈骗
名词解释
骗子以各类培训、评级考试为目标,首先雇佣黑客窃取大量考试考生报名信息,然后雇佣短信群发商发送诈骗短信,诱骗考生主动添加好友,后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
一、考试作弊本身属于违规行为;
二、被骗要及时报警,不要放任骗子行为;
7
打卡APP诈骗
名词解释
骗子通过自我激励、团队鼓励、金钱奖励等噱头包装骗局,诱使受害人投入“赌注”参与健身打卡挑战,并向好友进行推广;随后利用软件设置和网络技术,修改奖励数额和挑战规则,侵吞参与者的资金。
警方提醒
一、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来源不明的APP,不随意点击浏览不明网址;
二、不跟风参与声称“可以赚钱”的活动;
三、参与活动的资金投入应该控制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
8
色情服务诈骗
名词解释
骗子利用单身男青年的生理欲望,或者出差在外的男性“猎艳”心理,通过小卡片或附近的人等途径设置“桃色陷阱”。一旦联系上后,骗子要求被害人先交定金,金额从数百元开始,不断以打车费、安全费、保险费的理由加码至数千元,直到受害人绝望放弃。
警方提醒
一、卖淫嫖娼是违法行为,会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
二、不要受制于“沉没成本”效应,产生怀疑要果断立即止损;
三、发现被骗之后一定要报警,不要因为害怕自己违法而使骗子逍遥法外。
9
“免费送”类诈骗
名词解释
不法分子利用亲戚、朋友等熟人间的信任,诱导个人上当后,令其向亲朋好友或群组发送虚假消息,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裂变宣传效应。
警方提醒
一、对接触到的商业广告信息,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性;
二、不要向亲友传播未经了解证实的广告信息;
三、克制“贪小便宜”心理,应该了解现在打着“免费”旗号的,往往都是“最贵”的。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政法系统
在披荆斩棘,不懈努力!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请从自我和身边做起!
共同提高警惕!
图文来源:终结诈骗
图文发布:兰州市公安局新闻办
图文编辑: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