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106通道 三网合一

群发短信电话
短信群发小知识
当前所在位置: 短信群发 > 短信营销资讯
 

3.15曝光台② | 大脸卡真的成了“打脸卡”?时隔仨月还在扯皮!


作者:短信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下午9:34

青岛新闻网3.15曝光台昨日开通后

投诉热线0532-68873225就热得烫手

微信后台也收到各类投诉帖子,其中

“大青岛脸卡”事件依然是很多消费者心头的痛

自去年12月爆发后,至今迟迟没有进展,

消费者们期盼着2019年“3.15”消费者

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能有个说法。

“大青岛脸卡”

不知您有没有听说过?

200块钱,

激活后有效期为一年,

有效期内可以免费去二十多个景区,

看上去非常实惠。

市民宗女士去年12月初,

和朋友一起买了10张这样的“大脸卡”,

可没想到还没等激活,这卡就刷不了脸了

成了一张废卡……

尽管从国家到省市相关部门一直在督促各地景区降门票,但各景区票价依然高昂,单人票价180元、280元的随处可见。

2017年11月16日,号称仅需200元就能在一年内无限次畅玩全市20多个景区的“大青岛脸卡”横空出世,让人眼前一亮,简直是旅游爱好者的福音。

报道显示,2017年11月16日上午10点,青岛腾旅献爱心捐赠仪式暨大青岛脸卡发布会在青岛电视塔举行。青岛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 、腾讯大楚投资管理部总监程健女士、腾旅科技总裁龚磊先生、崂山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代表、崂山区商务局代表、崂山区民政局代表、景区代表及60多名市民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7年11月16日上午10点,青岛腾旅献爱心捐赠仪式暨大青岛脸卡发布会在青岛电视塔举行

青岛腾旅公司为200名市民代表爱心捐赠了大青岛脸卡。同时,大青岛脸卡现场激活并正式上线,开启了“刷脸畅游”的新时代。

据青岛腾旅董事长于泳先生介绍,大青岛脸卡是青岛腾旅公司以国内使用率最高的社交软件微信为互动平台,采用腾讯优图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和动态二维码技术,可以实现刷脸入园,方便快捷进入景区,开创了全国首次将人脸识别运用到室外,尤其是运用到传统旅游景区这种负责环境当中。时值11月青岛旅游惠民月,“大青岛脸卡”项目上线也恰逢其时。据介绍,大青岛脸卡定价只有200元,可以在一年期限内,去崂山、世园会、羊毛沟湿地等20多家景区游玩,而且有的景区不限次数,后期还会有更多的景区,大大降低了老百姓出游成本,正是响应了“2017青岛旅游惠民月”政府倡议,把便民利民惠民做到实处。

自此,借着旅游主管部门的惠民风,“大青岛脸卡”正式上线,也很快受到市场欢迎,办卡人数激增。

2018年1月5日,“大青岛脸卡”再次站上全市舞台。当天,“全域旅游、全新追求”2018青岛旅游主题发布会举行,会上发布了一系列青岛旅游营销新内容、新举措,并启动“美丽青岛——2018全域旅游年”。

据悉,此次发布会由市旅游发展委主办,市旅发委巡视员杨锡军、市委外宣办处长朱益玲、交通运输委副主任邢友昌等领导出席会议,各区市旅游局(委)、青岛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成员单位及部分旅游企业负责人,市民和外国友人代表共约200人参加会议。市旅游发展委向外国友人赠送了基于人脸识别系统游览景区的大青岛“旅游脸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实惠的旅游服务,开启“刷脸畅游青岛”的新时代。

只是没想到,一时风光无限的“大青岛脸卡”2018年12月27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却是此卡“暂停服务”,消费者手中的“大青岛脸卡”顿时成了一张废卡。

市民王女士去年11月份花260元办了一张大青岛脸卡,刚刚用了一次,就刷不了脸了;

市民杨先生推荐十多位亲朋好友办了这张卡,“现在卡不能用了,大家都在找我。”;

市民宋先生花396元买的两张大青岛脸卡,现在却不能使用,“明明购卡协议中约定,可“刷脸”景点如果少于20个,消费者可要求无条件退款……”

被大青岛脸卡坑了的市民数不胜数。“我们的钱究竟什么时候退?钱追讨不回来就认倒霉吗?”

杨先生说,“他们购卡的途径各不相同,有的通过各微信公众号购买,有的通过淘宝等其他网络购买,还有的是在大青岛脸卡公司购买的实体卡……”

“之前我们这些用户有个一大青岛脸卡官方组织的微信群,我们都在群里,有什么事可以在群里沟通,可是24日上午11点左右的时候,我们都被踢出群了,而且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杨先生说,随后,他们发现在大青岛脸卡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条暂停服务的公告。

12月27日,曾有消费者拨打了大青岛脸卡公司多位工作人员的电话,只有一个服务电话可以接通,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我只是一个客服

我只能登记申请退款的信息

至于能不能退

能退多少

什么时间退

都不能保证……

市民宗女士作为这场大青岛脸卡消费事件的受害者,她按照该公司公众号显示的信息,查询到了该卡的所属公司为青岛腾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这家公司的注册地点在崂山区同安路880号3号楼1127。可当宗女士找到崂山区同安路880号3楼1127时发现,这里并不是什么腾旅公司,而是一间酒店式公寓。

那这家所谓的青岛腾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究竟去了哪呢?随后几经打听,才了知道,青岛腾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所在地是晓望路16号甲,宗女士赶到那里时也是人去楼空,门边的一张告示上写着“青岛大脸卡已不在此处办公”。

26日,大青岛脸卡公众号上再次发公告,称公司因部分股东未按照公司章程规定时间出资、公司法定代表人向公司借款至今未还且已失联,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转,平台被迫暂停使用,将依法追讨相关款项来为用户退款。

记者了解到,原有的9个“大脸卡”顾客群被发卡公司解散,但“大脸卡”持卡消费者又组建了维权群,目前已经有400多名消费者,而且维权人数还在增多。

从去年12月27日至今快3个月了,大青岛脸卡事件引来多方关注却迟迟没有解决。

青岛腾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前总经理李延明随后接受电视媒体采访,也不停地倒苦水。他表示,自己已经从公司离职了,24号和26号的两则公告他都不知情,而且自己也是受害者,因为公司和法人于泳欠了他不少钱。

李延明称“我是十二月中旬离职的,目前这个公司出现了资金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股东没有按照公司章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出资,再就是公司法人于泳向公司借款58万,至今还未还,目前于泳处于失联状态。我也是受害者,他欠了我30多万,从十月份往这都是我自己掏钱给到公司,那是我就问于泳要钱,于泳不给,为了公司的运转没办法,我把自己的车都卖掉了。”

李先生说,目前他个人正在起诉于泳,公司也正在准备通过法律程序索要欠款。“如果这笔钱追回来我也在这里做个承诺,如果我们把法人欠公司的这58万追回来以后,我会再找人来把咱这钱全还给咱消费者,做个退费处理。”

3月5日,记者再次联系该负责人,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此事进展如何,至今仍是个谜。曾经与其有业务往来的景区,对此也是说不出的无奈。好端端的一个惠民项目,咋就到了这地步呢?

3月5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湛山市场监管所,副所长赵晶表示,年前接到不少消费者投诉,年后陆续还不断接到。根据规定,湛山市场监管所只受理在晓望路16号甲购买大青岛脸卡的消费者的投诉,目前还联系不上公司法人。

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又称储值卡,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健身、美容美发、儿童教育……这些行业的储值卡小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办过健身卡、美容美发卡的消费者,储值卡消费万一商家跑了应该怎么办?不少消费者表示,像大脸卡这种几百元的储值卡,维权过程太复杂繁琐,慢慢也就不追究了。“因为现在大家上班都已经很忙了,哪里有多余的精力去讨要这几百元,钱没了当然心疼,但是也就自认倒霉吧。”有此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这也正好给企业提供了空手套白狼的潜在机会。在此提醒,消费者预付费应谨慎。

律师提醒:

随后记者采访了联系了山东慧勤律师事务所胡保波律师,他提醒消费者,办卡前最好索要并签合同。

储值卡数额太大的话,那就涉嫌诈骗罪,数额小,并没有诈骗故意,那么就是民事欠款不还行为。如果涉嫌诈骗,则要到公安报案;如果数额小,则属于民事纠纷,要到市场监管局,最后到法院。具体是诈骗还是一般欠钱不还民事行为,最好到公安机关,让他们认定。“这种情况应该反应给市场监管局,单纯消费者不好规避。”

对于退卡转卡费用,消费者可以在签合同中提出附加条款,而不是完全按商家提供的协议来。

记者了解到,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发卡企业终止兑付未到期单用途卡的,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应向持卡人提供免费退卡服务,并在终止兑付日前至少30日在备案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示。

他山之石:

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又称储值卡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加强监管的呼声来自社会各界。市民到底如何防范这种预付卡消费的风险?

2017年,上海市人大、商务委、工商局、消保委等多部委,开展了一系列预付消费卡管理立法调研工作。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理事、宝山区商业联合会预付卡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康存数科集团,因其开发、运行的预付消费卡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及其所具有的浓厚创新色彩,成为重点调研单位。

针对类似大青岛脸卡一夜“跑路”,消费者手里的脸卡成废卡、无用卡的这种信用问题,康存数科集团两年前就开始运用区块链、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启动了预付消费卡智能管理与服务方案的设计,及预付消费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卡查查》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预付消费卡资金安全查询维权工具。消费者通过九百岁平台提供的《卡查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发卡商户基本信息、预收资金管理方式,以及购卡、消费、结余及预付卡投保记录。

3.15曝光台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

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整顿也拉开序幕。

如果您发现文化或旅游活动中有

强制消费、不良拼团、恶意甩客、行程缩水等现象

请直接拨打

青岛新闻网文化旅游行业投诉电话

0532-68873225

也可以文末留言给记者

我们将联合主管部门一起为您维权。

记者 | 孙静芳

编辑 | 胡忆南

3.15往期重磅好文

3.15曝光台 ①| 3.15来袭 青岛旅游“第一拳”重磅出击!

-end-




最新资讯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