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106通道 三网合一

群发短信电话
短信群发小知识
当前所在位置: 短信群发 > 短信营销资讯
 

保定:“创森”路上永不停歇


作者:短信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上午7:44

森林网络日趋完善

西部绿荒山,平原增绿量,廊道扩林带,水系织绿网。近三年来,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项目,保定市大规模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扶贫产业林,共完成工程造林140万亩,打造千亩以上造林示范区51个,以及涞源石道沟林光互补、唐县唐岩山、易县绿泽农等一批万亩以上现代林业示范园区。2018年,国家将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工作交于我市,项目完成后,区域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2.9%。位于徐水区107国道以西至朝阳北大街以东漕河河道两岸的漕河综合治理二期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生态景观带是我市正在建设的首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该基地宽约2公里长约14公里,总面积3万余亩,今年已有上万人次来此义务植树,建成后不仅将进一步扩大示范带动效应,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引导市民参与线上、线下的认领、植树等活动,更将成为古城新景观。

林业产业发展壮大

保定集北方落叶果树之大成,全市果树面积96.9万亩,果品产业总产值52亿元,是保定山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顺平桃、涞水麻核桃、唐县大枣、高碑店黄桃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定苹果”被国家商标局注册为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以乡土树种和珍稀树种为主的苗木面积28万亩,名优花卉面积10万亩,分别占河北省总面积的1/4和1/6,形成了保南观赏绿化苗木、保北露地及温室花卉、市郊温室花卉及盆景为主的产业格局,保障了全市造林绿化充足苗木供应;以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等模式为主的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8万亩,年产值突破1亿元;森林生态旅游年收入突破7.12亿元;全市木材加工企业600多家,年加工和生产各种板材上百万立方米,家具10万件,产值突破90亿元。

保护体系全面加强

为全面加强森林保护预防体系和指挥体系建设,我市在9个山区县均设立有防火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建了505人的专业扑火队伍,建成28座望火楼、54个检查站、配置951块宣传牌、打造防火阻隔带200公里;建成7个县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3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4个气象点。建立了同北京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的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滥砍滥伐、乱捕乱猎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3050名生态护林员,24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实现了管护全覆盖。

生态宣传丰富多彩

9月27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进森林保定摄影展”在古莲花池开幕。200幅参展作品不仅展现了保定丰富的林业资源,秀美的山川风景,更从不同角度真实记录了保定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发展的历史成就,客观而生动地反映了保定森林城市建设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不仅如此,在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积极配合下,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机关单位,走进广场、公园,走上街头,通过“创森”知识培训、发放宣传品,开办科普文化长廊;在街头设置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创森”标语,在报纸、广播上开设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在网络媒体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群发“创森”宣传短信;在主城区主要街道路口绿草皮围挡上设置“创森”宣传口号;通过欧了(出租车)发放宣传资料,投放电梯海报、电梯电视节目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均有力营造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知晓、我支持、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已编印“走进森林保定”大型画册、“人人知手册”、海报、倡议书、明白纸等宣传资料315100份,制作环保袋、扇子、环保水杯、车载防滑贴等宣传品18000多件。

科普活动有声有色

我市先后命名市农业生态园、易县狼牙山、涞源白石山等10个单位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了大型综合性科普长廊;在市农业生态园建成13000多平方米植物馆和10000多平方米花卉博览园;累计组织爱鸟周、湿地日等多种形式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70余次;成功举办了“花开保定·卉美万家”首届花卉博览会,开展了“走进森林保定”文学创作和书画摄影作品展览;全市12个古树群和76904株古树进行档案管理,设置永久标识标牌;每年在各类新闻媒体刊发林业建设稿件1000余篇,拍摄林业建设专题片20余部,林业宣传工作在全省连续10年位列前三;编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刊》33000份,印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人知》60万册、“创森”公益海报10万张,编印《保定古树名木录》《保定湿地》《建设绿色保定打造生态之城》《走进森林保定》摄影集等各类书刊近3万册。有效提高了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态理念和创建森林城市活动的认识。(保定市人民政府网)

  •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