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ECT诈骗
5月6日零时全国高速公路开始恢复收费由于疫情期间久未使用ETC有些车主收到短信称“您的ETC认证已失效”后面还附链接让您点击查看并重新认证ETC当真失效了吗?这样的“陷阱”可要警惕!
不法分子蹭安装ETC的热点,伪装成ETC官方口吻发送短信,以“认证身份”“系统升级”“开卡激活”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点击其中包含的钓鱼链接。据介绍,点了链接之后出现ETC速通卡的链接页面,页面上有”个人认证“栏目,点击”个人认证“会出现个人绑定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预留手机号码,填好之后点击最下面”开始认证“会出现手机验证码界面,手机会收到验证码,填上手机验证码之后就会收到银行卡扣款。
警方提醒广大车主:要警惕此类诈骗,牢记陌生短信不轻信,陌生链接不点开,严密保护好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如果不幸被骗,一定要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并立即修改密码。保存相关证据,拨打110或96110电话进行报警。
02
信用卡诈骗
信用卡作为一种日常的消费支付工具,使用很方便,大众普及率非常高,很多人至少拥有2-3张信用卡,信用卡不但有透支消费的功能,还可以在你急用钱的时候进行借款体现操作,但是在信用卡申请及使用过程中,也要小心各式各样的不法分子,通过骗取你的个人信息达到信用卡诈骗的目的。
此类案件中,嫌疑人以虚假网页或群发短信方式,散发有关可以办理高额度信用卡信息,并利用各种非法手段,获取事主姓名、电话、信用卡等身份信息资料,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上当受骗。如为了骗取持卡人信任,将个人手机号码呼叫转移至银行客户服务专线,待持卡人放松警惕后,回拨持卡人电话套取事主信用卡的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市民看到这一类专为套取个人信息,用于实施银行卡诈骗的网页或短信,要提高警惕,不要点击、回复、回拨、核实此类非95开头的银行卡短信通知,不要轻易泄露个人银行账户等信息。
03
网络刷单诈骗
2020年2月7日,家住新钢某小区的万某,在家被拉进了一个叫京东安全任务群的群聊里面并加了一个“京东客服”的人,随后该客服对万某说,可以做刷单任务赚佣金,万某信以为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刷了一个299元的单子,不一会儿,对方转给他314元,万某一下子就赚了15元。
尝了甜头后,万某又刷了一个498元的单子,对方一下子就又转了522.9元,算下来这一单万某赚了24.9元。
随后,万某连续刷了3单,金额分别为1598元、5037元、20874元,刷完后,对方一直没有返现,还以账户异常为理由,要求再刷几单重新激活。这一下,万某才发现情况不对,共计被骗2.7万余元。
警方在此提醒
请广大市民务必谨记
刷单本身就是违规欺骗客户行为!
所有需要垫钱的刷单都是骗子!
所有需要自掏腰包的都是诈骗!!!
04
网络投资类诈骗
2020年3月,古某在家上网时,突然弹出一个理财投资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古某下载了一个理财APP,注册账号并与APP客服进行交流,客服以高收益对受害人进行诱惑,让被害人在APP内购买理财产品。
起初,古某投资的几百元钱,仅仅2天的时间,收益就有20余元,年化利率高达2000%。
在如此高的利率之下,古某陆续在APP中投资15万余元,没过多久,古某登录APP时,发现已经不能登录了。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醒:天上没有掉下来馅饼
如果真的有的话
那就是“陷阱”
05
医保投资类诈骗
2019年9月24日,市民许女士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医保中心的,发现许女士涉嫌骗保,要将其医保卡注销。对此,许女士表示,自己根本没去过上海,怎么可能办卡。于是,电话被转接到上海市公安局“郑警官”处。郑警官让许女士添加QQ,称这是线上报案平台,许女士的个人信息可能泄露了,需要通过网上报案才能自证清白。
之后,“郑警官”要求许女士做好保密工作,并将银行卡内的现金取出,以免被不法分子转走。许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到ATM机上操作。根据“郑警官”指挥,许女士进入ATM机英文界面,最终将11800元转给了对方。这时,许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无独有偶,市民张女士也遭遇类似骗局。当时一自称北京医保局的林姓工作人员称,张女士在北京办了一张医保卡,非法报销15680元。之后,电话转至北京公安局“李庆”警官处。为了自证清白,张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和密码提供给对方。对方通过支付宝蚂蚁借呗以张女士身份借款,并让张女士将钱转至银行卡,然后取出汇到“安全账户”。最终,张女士被骗29000元。
警方提醒:接到类似电话可直接挂断,骗子的诈骗手法万变不离其宗,都会要求转账汇款,医保人员、公安民警是不会要求市民转账的,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请广大市民朋友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提高警惕,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更不能向对方转账,避免再次上当,被骗蚀财。
最后,新乡县反诈中心在此温馨提醒,当您在网上遇到骗子后,您该怎么做?
1、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这样只能使您上钩。
2、不要过分依赖网络,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记“不决断晚交钱, 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的口诀。
3、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不再继续交钱, 防止扩大损失。
4、马上进行举报,可拨打官网客服电话、学校保卫处电话、当地派出所电话或110、96110反诈专线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或举报。
最后,希望您也能够参与到我们的全民反诈宣传,将此条提醒信息转发朋友圈,您动动手指,可能就会阻止一起诈骗案件,少一名受害者!
来源:新乡县公安局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