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106通道 三网合一

群发短信电话
短信群发小知识
当前所在位置: 短信群发 > 短信营销资讯
 

网友遭大规模短信轰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后果如何?


作者:短信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下午3:04


最近,明星孟某因“知三当三”事件陷入舆论风波,成为劣迹艺人,更糟糕的是,不少网友在“网评”孟某后遭到了短信轰炸,莫名收到大规模乱码电话号骚扰,内容几乎都是索要验证码,疑似粉丝所为。更有博主发现,不仅手机号码,就连自己的户籍地址也被泄露,而泄露者就是某浪平台,目前似乎已经报警处理。

恰巧,《个人信息保护法》在11月1日正式实施,没想到就有人公然违法,煽动发酵孟某事件,难道是企图引发粉丝网络大战?且不评论孟某行为,就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无论是户主心切的粉丝“好心干了坏事”,还是被专业团伙利用、操纵,都已经涉嫌违法了。此外,有权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也是难脱干系。


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违法者会受到何等处罚?


11月1日正式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是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

它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多部法律共同编织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网。

针对两个问题,一起来简单看看吧!


0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处罚?

事件中,违法者从平台或者各种渠道中非法收集他人个人信息,并非法使用他人信息注册各类APP应用,包括办理银行卡新卡等等,使受害人接受大量短信。有受害网友称10分钟内收到320条索要验证码的短信,这种程度足以威胁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并干扰到个人正常活动。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如果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以及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行政处罚来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活动的,可处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以5日至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从刑事处罚来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罪也追究“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罚金,对直接负责人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02/ 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

作为有权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在开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时应当履行好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既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系统收集的用户信息,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也必须在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之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减少损失,帮助维权。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平台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不需要取得个人同意的,应当满足第一款的第二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包括是订立合同所必需,法定职责,突发事件或者紧急情况,公益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以及本法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公开等情形。

从行政责任来看,如果因为平台非法提供用户个人信息,或者未履行好法定义务被动泄露,导致用户个人信息被盗取的,受害用户可以向网信办举报。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者处以责令改正、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暂停APP应用服务,对单位、直接负责人罚款的行政处罚。

此外,《数据安全法》也作了相关规定,如网络平台没有履行好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致使用户个人信息被盗取的,根据本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从民事责任来看,因平台处理个人信息损害到用户个人信息权的,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如果平台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等侵权责任。


THE AND

有人说该事件或将

成为《个人信息保护法》首个案例

对此你怎么看?


如有侵权,可私信或评论删除文章!

  •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