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种通讯信息诈骗层出不穷,手段五花八门,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骗子设下的陷阱。为此,成都晚报记者将解密骗子的“三十六计”,提醒市民加强防骗意识。
网络图片
1、声东击西
骗子给你发短信意在骗你的联系人。不法分子假冒老板索要通讯录,掌握了公司的人事关系,再以假冒身份向通讯录中的人进行诈骗。大家请谨记,通讯录就是关系网,不可轻易泄露。
2、验证危机
短信验证码不要告诉任何人。银行、电商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只会将短信验证码下发给用户,绝对不会要求用户通过短信或电话进行所谓“回复验证码”的操作。大家请谨记,任何向你索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3、羊皮伪装
骗子擅长伪装。他们化身千万,有时是你的房东,有时是你孩子的老师,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最近换号了,钱打到卡里,卡号×××××”。遇到自称换号要求打钱的短信千万不可轻信,一定要电话确认,对方是羊还是狼。
4、鱼目混珠
骗子除了伪装身份,还会伪装网站。“钓鱼网站”通常伪装成运营商、银行或电商网站,窃取访问者提交的账号和密码信息,其页面与真实网站页面完全一致,只有URL有细微差别。大家请在官方网站登录,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
5、虚张声势
骗子利用人们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进行恐吓。不法分子假冒警察警告受害人涉嫌犯罪,利用受害人害怕承担法律后果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主动联系,进行诈骗。大家请谨记,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拒绝恐吓。
6、扫码陷阱
骗子以享受某种优惠为借口,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手段,诱使用户填写账号、身份证号等隐私信息或者携带木马病毒,大家请提高防范意识,拒绝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7、热点谣言
骗子也会蹭热点。考试时期就声称提供答案,求职时期就声称提供工作,春运时期就声称提供车票,永远急人之所急,恰到好处“雪中送炭”。大家请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通过正规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
8、虚空假面
骗子利用伪基站冒充10086、95588等群发短信,并利用与官网网址相似的钓鱼网站诱导用户点击链接,窃取账号信息后让企业背黑锅。大家请勿轻信,不随意点击链接,有疑问请访问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客服热线。
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编辑:魏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