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黑莓手机的“白宫代言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6月9日做客电视脱口秀《今夜秀》时透露,他已经换掉使用了7年的黑莓手机,获得了自己在总统任上的第一款智能手机。
就在奥巴马宣布放弃黑莓后3个多月,黑莓自己放弃了自己。9月28日,黑幕宣布放弃自己的旗下的智能手机生产业务,并将改为授权的形式继续智能手机业务的延续。
诺基亚之后两年,又一个手机巨头倒下。
911的幸运儿
911事件让几千条生命和几栋大厦瞬间毁灭,同时也让来自加拿大的“BlackBerry”声名鹊起。
若翻回2003年前后,国内玩家关于黑莓手机的帖子,大多会看到这样的描述:
在“911事件”中,美国通信设备几乎全线瘫痪,但美国副总统切尼的黑莓手机成功进行了无线互联,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关于灾难现场的实时信息。从此,在美国掀起了一阵黑莓热潮。美国国会因911事件休会期间,就配给每位议员一部“Blackberry”,让议员们用它来处理国事。
实际上,911事件中影响手机通讯的不是“信号”而是“信道”。而黑莓设备,无论BIS还是BES(push信息功能),都有自己的专用信道,类似高速公路上的紧急通道,所以消息能发出去。
无论如何,黑莓火了。
2006年是黑莓手机最高光的时刻,它曾一度占据了美国市场48%的份额,因为标志性的全键盘以及超强的安全性,黑莓手机受到了大量政界和商界人士的青睐。即便是到2009年iPhone 4已经红遍全球的时候,黑莓手机的出货量依然高达5000万部,声称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为20%。年收入也接近200亿美元,市值一度达到了830亿美元。
不过,随着iPhone和Android阵营的强势崛起,黑莓就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几年的时间,黑莓手机的市场份额就一落千丈,到现在单季度的出货量只能维持在几十万的水准。
黑莓CEO程守宗近一年来还一直在试图挽回颓势。为了取悦用户,黑莓甚至放弃了引以为傲的全键盘设计和自家的BB10操作系统,转投Android阵营。但是黑莓显得极为傲娇,2014年发布黑莓Priv,700 美元的定价极少有消费者买单。
手机业务止不住亏损,只能放弃
在黑莓9月28日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营收为4.9亿美元,同比下滑31.8%,净亏损3.7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5100万美元。
正是由于手机部门持续亏损,黑莓宣布停止内部的硬件研发,宣布关闭所有内部的硬件研发并外包出去,用以降低资本开支,提高投资回报。
程守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新移动解决方案(Mobility Solutions)战略已初见成效,将来我们将专注于软件开发。”
这个曾经占据全球智能手机第一位置的黑莓,准备停止生产自己的手机了,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你所看到的黑莓手机,其实只是印了个“BlackBerry”的Logo贴牌货而已。
实际上,在整体业务亏损下,黑莓第二季度软件和服务营收同比增长89%,达到了1.38亿美元,占比约为44%,服务使用费(SAP)营收占比为26%,移动解决方案营收占比为26%。在这种情况下,黑莓也不得不选择甩掉硬件这个赔钱的包袱,以期凭借软件服务获得新生。
转型软件
剥离手机业务后,黑莓何去何从?黑莓CEO程守宗表示,黑莓计划避开激烈的硬件市场竞争,专注于更具吸引力的软件和设备管理业务。
程守宗发布声明表示:“我们新的移动解决方案战略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我们和印度尼西亚的一家电信合资公司签署了首个主要的设备软件授权协议。未来我们将专注于软件开发,而硬件业务将外包给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不仅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还能提高投资回报率。”
他还表示,公司将核心业务转移到软件服务后,可能会实现30%的增长。
从业绩贡献上看,软件业务或将成为黑莓的最后救命稻草。虽然黑莓手机业务一蹶不振,但其软件业务的表现却多次超出预期。
据公开报道,今年7月,黑莓宣布BlackBerry Classic停产,并且扩展了一项新的业务,黑莓与美国参议院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未来黑莓将为美国参议院提供紧急事务通知。这给业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即黑莓转型软件业务后依然能够承接此前政府客户资源的优势。
除此之外,黑莓近几年也在不断的收购公司来布局软件业务。去年9月,黑莓以4.25亿美元收购美国移动软件提供商Good Technology;最新的一个收购对象是网络咨询机构Encription。程守宗曾表示,“我们投资了10亿多美元在软件和安全领域,接下来,我们需要执行这些计划。”
可以说,对于彻底放弃手机业务,黑莓上下早已做好了转型的准备,不过转型前景如何仍是未知数。
分析机构Jackdaw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师简·道森认为,黑莓或许能通过软件赚取大量收入,当前软件行业面临的许多挑战几乎与10年前的硬件业务类似。企业的天性就是追求快速进化,随时都有更强的竞争者出现。黑莓目前并未处于支配地位,为此其不太可能受到这种颠覆的困扰,但其前进之路也并非坦途。
一图看懂黑莓32年的兴衰史
《财经》新媒体综合,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腾讯科技、凤凰科技、新浪手机
【相关阅读】一个时代彻底终结:黑莓正式放弃手机业务
更多内容请下载21世纪经济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