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逢年过节里,你群发过的微信吗?
今年,我不再群发了。
相信,你也一样。
因为,群发的微信,看似每个人都照顾到了,其实每个人都没有被真正地照顾到。我想说的是:这个春节,虽然没有给你群发微信,但我心里真的有你。
为什么我不再群发微信了?
因为微信里的人,越来越复杂。
因为朋友圈里的动态,越来越与我无关。
明明是自己的社交平台,却慢慢找不到熟悉身影。
打开通讯录,好多人陌生。
名字背后对应着哪张脸,想不起。
何时何地加上了哪个人,没头绪。
没备注的,都成了没联系的。
没联系的,都成了没交情的。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一样——
通讯录里一片繁杂,许多人却面目模糊。
有些是在推杯交盏的间隙中加下来的,散场后便失了联系;
有些是在人情往来的客套里加下来的,分开后便没了往来。
你在我的生活中不过是惊鸿一瞥,我在你的生命中也不过是可有可无。
有时候真的忍不住想问问那个被人情纠缠、被工作捆绑、被生活套牢的自己:看似喧嚣热闹,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都早已经过了年少懵懂的时候。
收到群发的短信,不会再视若珍宝。
既然这样,与其群发,不如不发。
因为知道那份随手复制而来的祝福,其实透着敷衍。
因为知道那份没有任何差别的祝福,真情打了折扣。
在我心里——
对爱人有对爱人该有的祝福。
对父母有对父母该有的祝福。
对朋友有对朋友该有的祝福。
就算用词磕磕碰碰,也胜过网上摘抄。
就算只有寥寥几句,也胜过千篇一律。
真正在意的人,不会只留于言语。
真正在意的人,不会只走个过场。
为什么我们不再被群发的微信打动?
也许是大家越来越觉得,这份无差别的祝福,少了点温度和用心。
就像我表姐,同时间拥有着两个爱慕者。
一个家境优渥,但性格高傲,有点自命不凡。
一个家境一般,但性格温顺,为人细心周到。
最初家里人都偏向前者,觉得他前途光明,条件更好,而今却纷纷倒戈,其实说来说去,就因为一件小事儿——
年三十的祝福微信,他俩都发了。
只不过一个是群发的,一个是私发的。
吊儿郎当的那位选择了群发,细心周到的那位选择了私发。
表姐问那吊儿郎当的男生:“认认真真送个祝福就这么难吗?”
他就一个字:“忙。”
反观后者,却看得出花了心思。
给表姐的祝福充满爱意。
给表姐爸妈的祝福也诚心诚意……
如此对比一番,自然高下立现,谁输谁赢还不明显吗?
从前的我也人云亦云,后来慢慢学着认真。
因为谁是真心,谁是敷衍,谁是用心,谁是搪塞,一条祝福的微信,已足够看得出来。
真正在意的人,不必通过一条群发的微信去证明什么。
倘若你不想盲目跟风,真的没有关系。
平日里的朝夕相处,胜过此刻的千言万语。
细节里的显山露水,胜过所有的华丽辞藻。
倘若你依然想送上祝福,那就用心一点。
哪怕迟一点,我想屏幕那端的人也不会计较。
哪怕短一点,我想收到消息的人也不会责怪。
懂你的人,自然会懂。
就算那句话说的:
真正的在意,是放在心底。
就算没有第一时间同你联系,心里也永远有你一个角落。
就算不如别人那般文采斐然,心里也永远为你虔诚祝福。
真情不在时机,而在相处。
朋友不在华丽,而在质朴。
三毛说过:
如果你给别人的,和你给我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我能理解这样的心情。
人都是一样。
渴望一份真心,渴望一份特别。
告诉所有你爱着、在乎着、牵挂着的人:这个春节,虽然我没有群发微信给你,但我心里真的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