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106通道 三网合一

群发短信电话
短信群发小知识
当前所在位置: 短信群发 > 短信营销资讯
 

通信商曾经错失的风口,微信拟推功能上热搜第一


作者:短信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下午2:24

上热搜不稀奇,但能在微博热搜榜上排第一,则说明了这个话题确实有全民关注度。前两日,由中国日报网最先发布,微信拟推出的一项新功能冲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第一,那就是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服务。

微信能上热搜第一,主要原因还是其制定的服务费用引发的争议。据媒体报道,微信云存储会按年收费,iOS端用户定价为180元/年,Android端则为130元/年,这费用合理吗?小编不下判断,但如果用户能接受,这微博热搜就不一定能上了。

12亿用户等了十年

小编在关注相关消息的时候,发现不少自媒体声称该功能有12亿用户等了近10年,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失之夸张,但也有它的合理性所在,国家也好,人也好,我们永远都有记录过去的习惯。

在没有通讯工具的时代,人们想记录自己的生活,需要靠纸笔,靠书信,靠日记,然后纸会泛黄,字迹会模糊;依赖pc端和手机,一旦更换新手机或旧手机出现故障,这些数据也是说丢失就丢失;而微信记录上云,所有的聊天记录、图片等上云端平台统一保存,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用户永不丢失的过去。

对企业来讲,腾讯首开这类增值收费的先例,一旦与消费者在费用方面达成一致,以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选择付费,云储存服务也能给企业带来每年至少十亿以上的收入。

微信,拥有着12亿用户规模,并且时间过去越久,用户黏性只会越深,而今内容云端化又成为未来互联网吸金的新趋势。如此风光之下不得不让人回想起当年,曾经有一家企业同样站在了这个风口。


飞信——移动错失的风口

想必年纪稍大一点的网民,应该都记得,当年中国移动也曾推出过一款著名的社交通讯产品——移动飞信。火到了什么程度呢?据了解当年是有多少个移动号码就有多少个飞信用户,以此类推,飞信用户应该有8亿的规模。

小编记得在高校里新交了朋友,不是互留手机号,而是互加飞信,因为那时候沟通方式还没这么方便,QQ虽然便捷但是流量很贵,短信方便但是收费,而飞信则是免费的短信。

即便是现在小编也能说,飞信依然有比微信强的地方,比如说,微信推出了登陆,其他人给你发消息是收不到的,但是飞信能,如果你没登陆飞信,有朋友或者领导的消息,飞信则会以免费短信的形式发给你,这个方面微信至今没有超越飞信,毕竟飞信的后盾是运营商。

可惜最终败于固守僵化的传统思维,2010年智能机普及,直到2012年,飞信才开通其他运营商号码使用软件的基本功能,开放注册等,此时微信已发展起来,腾讯仅用一年时间,就掀翻了移动辛辛苦苦死守着的短信业务战场。

飞信的案例应该是运营商们重视培养互联网思维的开端,从移动之后的举措看,肯定是牢记了这次教训,后来推出的咪咕系列产品,比如咪咕视频,咪咕音乐,起步不讲究广而讲究精,主打某一领域核心功能,然后在逐步平台化,也吸引了大量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其他运营商还分别先后推出过“飞聊”、“沃友”、“翼聊”等社交软件,只是巨大的投入之后都没有了下文。

打败了飞信,微信能否稳坐钓鱼台?

在用户对费用持反对意见的情况下,腾讯会作何调整,无法得知,那么微信能继续保持现在的地位吗?同样无法得知。但是反过来可以这样看,飞信从07年到12年将近5年运营,未必就没有忠实用户,所谓用户黏性,在其他app功能和费用优势绝对的碾压下,是不值得一提的。

4G时代,微信战胜了飞信。4G之后还会有5G、6G等等,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升级,都会催生无数新兴行业,相应的也会产生无数风口,如果在有一个功能类似的APP强势崛起,比如5G消息,5G消息打不赢还会有6G消息,诸如此类,今天看似稳定,若某一步行差踏错,稍不留神就会被碾碎在高速运转的互联网的齿轮之下。

微信,该多听听用户意见了。



  •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