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106通道 三网合一

群发短信电话
短信群发小知识
当前所在位置: 短信群发 > 短信营销资讯
 

高考临近这份防骗攻略请家长查收


作者:短信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7日下午5:34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千万学子寒窗苦读,只为在这次人生大考中奔向自己心仪的学府,可是一到高考季,骗子也会盯上家长和学生,为此,兰州市反诈中心汇总整理了几类常见的有关高考的骗局,望学生、家长周知,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咨询报警!

网售“高考答案”。骗子利用钓鱼网站售卖所谓的“高考真题”、“真题答案”等,标榜“高考题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导家长、考生预付定金,或填写个人信息,从而实施诈骗。警方提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考题答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购买考题答案本身也涉嫌违法,切勿尝试。

“买设备”作弊。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设备信息,声称设备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考试过程中帮助考生联系答案、传递答案,可以帮考生过关,考出理想的成绩。警方提示: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

高考“枪手”。骗子通过QQ、微信发布信息,谎称自己可以当高考“枪手”,央视也曝光高考“枪手”替考利益链,给“枪手”5万元可考上重点本科。警方提示:对于参加高考替考的“枪手”学生,一律按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提前查询考分。高考结束后,骗子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一定的费用优先查询分数。此类骗局中,骗子利用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价格不贵,但上当受骗的人不在少数。警方提示:考生及家长一定要切记: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路不明的链接。

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骗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甚至,还有骗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警方提示:如有“补录”,各地高招办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会以打电话的形式告知家长。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账户,以骗取钱财。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是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警方提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冒充军校招生。骗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诱骗家长支付定金、好处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警方提示: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会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上万的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不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提前“预录”一说。

提前获取录取通知书。骗子利用有些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警方提示:考生及家长应该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方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切勿听信提前获取的谣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 文章标签: